CBD顯示在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症方面的潛
- Ingrid Wei
- 1月23日
- 讀畢需時 3 分鐘
愛丁堡大學研究人員表示,CBD是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症的「有前景的治療藥物」

(照片來源: www.cdc.gov)
《藥理學科學趨勢》(Trends in Pharmacological Science, TIPS)上發表的新研究指出,CBD由於對身體有不同的影響,被認為是一種“有前景的治療藥物”。
子宮內膜異位症是一種慢性炎症性疾病,類似子宮內膜的細胞會在身體其他部位生長。除了月經期間和性生活中造成的劇烈疼痛外,還會影響排便、排尿、腹脹、噁心、疲勞,有時還伴隨抑鬱、焦慮和不孕。目前尚無治療方法,且治療選擇有限,通常伴隨有副作用。
先前的研究顯示,子宮內膜異位症患者中有高比例使用醫療大麻,近期一項歐洲研究發現,醫療大麻對改善患者的幸福感和生活質量有“顯著影響”。
此外,有研究提出內源性大麻素系統(ECS)可能在該疾病的病理過程中發揮作用,因此大麻素可能成為一種新的治療選擇。
CBD是“有前景的治療藥物”
研究人員對患者樣本和動物研究數據進行了評估,總結了當前市面上含CBD產品的信息、藥代動力學以及在子宮內膜異位症和其他疼痛狀況中的臨床試驗情況。
他們重點關注了子宮內膜異位症的病理生理,突出了涉及病灶形成和生長的過程,包括CBD表現出活性的路徑。
研究表明,CBD能作用於多個與子宮內膜異位症及其相關症狀發病機制相關的分子靶點。然而,研究人員表示,仍需要進一步的研究來更好地理解CBD的不同作用機制中,哪些對調節子宮內膜異位症症狀最為重要。
患者反饋也表明,CBD產品“耐受性良好”,並對疼痛以及常見的合併症狀(如胃腸不適、情緒障礙和睡眠不良)有“積極影響”。
基於這些數據,研究人員得出結論,CBD是一種“有前景的治療藥物”,因為它具有“止痛、抗炎、免疫調節、抗血管生成、抗增殖和神經保護作用”。
他們指出:“我們相信,來自現實世界數據和其他病症臨床試驗的證據表明,CBD可能是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症的安全且有效的藥物。然而,我們仍缺乏來自精心設計的安慰劑對照隨機對照試驗(RCT)的患者益處(或副作用)方面的高質量證據。希望這一問題能在未來2至3年內解決,屆時當前和計劃中的試驗結果將會公布。”
邁向臨床試驗的一步
這項研究由愛丁堡大學的Lucy Whitaker博士、Andrew Horne教授和Philippa Saunders教授共同撰寫,並與Ananda Developments公司主席Clive Page和Charles Morgan教授合作,該公司專注於開發基於CBD的治療炎症性複雜疾病的療法。
Ananda表示,這項研究讓公司更接近與愛丁堡大學合作進行的基於CBD的油劑在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症的臨床試驗,該試驗已獲得NHS資金支持。
Morgan在向投資者發佈的公告中評論道:“CBD作為一種安全、有效且具有成本效益的治療方法,用於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症的症狀具有巨大的潛力,我們對這篇在《藥理學科學趨勢》這樣的權威期刊中發表的數據回顧表示鼓舞。我們期待與愛丁堡大學的研究人員合作,測試這一假設,在即將進行的ENDOCAN臨床試驗中進一步探索。”
“我們參與這項研究是Ananda致力於開發經授權的基於CBD的藥物的承諾的一部分,這些藥物將在NHS上提供,用於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症的症狀,這一病症影響了全球10%的女性。”
Comments